浅谈动物题材玉雕的发展和文化内涵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2/14 17:29:13 人气:969
玉雕作品中的动物题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图腾文化、皇权文化和吉祥文化影响的结果。在动物题材的玉雕作品中,既有人们想象中的神兽,也有生活中常见的飞禽走兽,还有深受人们喜爱的花鸟虫鱼。人们通过佩带动物题材的玉雕,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动物 玉雕 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是尊玉、崇玉、爱玉的民族,在八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早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玉文化现象,这是因为和田玉温润含蓄的特点与中国文化所要表达的意境相辅相成。研究自古至今的玉石作品,我们会发现,动物题材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玉雕中的动物形象有的是现实中的动物,有的则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瑞兽,无论它们是哪种形态,都蕴含了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寓意。笔者在本文中将分析动物题材在玉雕作品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以及玉雕作品中动物题材的分类及文化意义。
动物题材玉雕作品的历史演变
以动物为玉雕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玉雕动物佩饰,反映了人类早期和动物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在随后的历史中,动物玉雕题材越来越广泛,作品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人们赋予这些动物玉雕许多吉祥寓意和文化内涵。
(一)人类早期——图腾崇拜和祭祀神灵的需要
1971年的春天,在内蒙古赤峰市,一位农民在田里挖到了一件玉器,没有当回事的他,把玉器带回家给孩子玩耍。当地的文管部门知道后,立即将其征集到了国内文物部门,从而揭开了红山文化玉龙的面纱。这件玉龙的发现反映了红山文化先民已经产生了对龙的敬畏和崇拜。
在其他史前文化中,也陆续发现了许多雕刻动物图案的玉石作品,比如凌家滩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玉龙、玉龟、玉鹰等玉刻文物,特别是一件重76公斤的玉猪,更是史前玉器中顶大硕大玉器。
这些人类早期动物题材玉雕作品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动物题材在玉雕作品的重要性,这和人类的文化息息相关。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对世界上的各种飞禽走兽充满了好奇与敬畏,渐渐产生了图腾文化。一方面,他们把图腾刻在玉石上,这些图腾可以是现实中的动物,比如老虎、蛇等,也可能是他们想象中的动物,比如龙、凤等,作为部落核心凝聚力的象征;另一方面,用玉石雕刻的图案,作为巫师占卜的工具,作为与图腾沟通交流的工具,他们对图腾、神灵和祖先的敬仰,全部倾注到了他们琢制的玉器上,希望图腾、神灵和祖先能够保佑他们。
(二)皇权贵族——权力和威严的象征
以玉器显示权力和地位,这种现象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已经出现,但发展和完备还是在皇权形成之后。由于开采能力的限制,当时玉的使用也限于王室和贵族。其中,玉龙是当时最多的动物题材玉雕,从远古的商周一直到满清帝国,玉龙是帝王必佩戴之玉。玉龙不仅是帝王喜爱使用佩挂的玉器,也是帝王威严、帝国权威的象征,具体表现在玉龙佩、玉龙饰和龙钮玉玺、玉宝等方面。
(三)君子儒士——与德行、求官求财相结合
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逐步确立,古人又将玉与德联系起来。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着许多与玉有关的名句典故。比如“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之君子必佩玉”,玉被赋予了丰富的道德内容,成为人们德行操守的体现。因为玉戴在身上,走路的时候会发出声音,这就要求只有步伐有规律,不急不缓,才会发出悦耳的玉石撞击声,因此佩玉成为了君子有德的象征,成为君子行动光明磊落的标志。
而在当时佩戴的玉石作品中,有着许多动物的图案,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的图案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比如雕刻着马的玉石,寓意着马上封侯,希望可以升官发财;比如雕刻着蝉,寓意着洁身自好,居高声远,一鸣惊人;比如雕刻着鹿,寓意着福禄齐至,能够与官人一起加官受禄,等等。
动物题材玉雕作品的种类及特点
皇室和达官贵人对玉石的推崇,也让普通市民对玉石作品心存向往,在得不到优质玉石的情况下,他们退而求其次,在普通的玉石上雕刻作品,祈求吉祥如意。而在文化的交流中,一些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吉祥含义,成为人们最喜爱的玉雕题材。这些动物中,有些是人们想象中的神兽,有的是现实中的飞禽走兽,还有比较小巧的花鸟虫鱼等。